当前位置:首页 > 心理疾病 > 忧郁症 >

忧郁者的心理是什么

发布日期:2020-06-10 来源:www.hzyya.com作者:杭州天目山医院


失望使心灵受到伤害。我们希望事情有完美的结果,希望别人爱我们,希望生命幸福快乐。

  当主观的愿望与现实的情况有落差时,往往令人沮丧,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忧郁。当我们种瓜而得不到瓜﹑勤奋苦读却名落孙山﹑埋头苦干却得不到赏识﹑辛苦经营家庭却遭第三者破坏﹑对孩子苦口婆心却换来叛逆的时候,心里很自然地产生失落﹑沮丧﹑愤怒的情绪,尤其是对于一些自我要求甚高的完美主义者来说,这些情绪就更强烈了。
 
  在情绪极低落的时候,我们甚至想︰将来我的希望也不可能实现了,未来是灰暗的,重新振作也没有用。这种想法使我们产生抱怨,使我们怪罪别人,或者怪罪自己,觉得“他们”或“我”要为这种绝望的处境负责。在表面上,最强烈的情绪是愤怒。我们憎恨别人,例如︰“如果那个医生医术高明的话,就能把我弟弟救活了……如果当初父母不逼我结婚的话,我今天不会这么痛苦……”但是憎恨别人,难以得到外界的认同,于是我们把愤怒压抑在心里,不表现出来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耗尽精力来抑制情绪,久而久之,便形成了身心的不适,引致失眠,或失去胃口,或精神不振。在另一个极端里,我们转而恨自己,例如︰“我真是太愚蠢了,这么简单的技术都掌握不了……如果我反应再快点儿,就能避免这桩意外……”
 
  我们觉得后悔﹑内疚,怪责自己把事情搞砸了,导致失败。久而久之,我们的自信﹑自我价值全失,同时觉得自己无力挽回现状,生存下去也没有意义,最后索性放弃,不再振作,甚至有自杀的念头。
 
  其实,在愤怒的下面,在自怨自艾的下面,有更深一层的感觉,是常常被忽略了的,那就是失望的痛苦。正如箴言所说︰“所盼望的迟延未得,令人心忧”,失望使心灵受到伤害。我们希望事情有完美的结果,希望别人爱我们,希望生命幸福快乐。然而,现实世界常常让我们失望,让我们看见残酷﹑冷漠﹑罪恶,这些是我们凭一己之力无法改变的。我们如果无法面对这个真相,无法承受现实带来的痛苦,就会想方设法来否认这个事实—我们会逃避,会放弃。
 
  这种逃避痛苦的心理反应,与我们的罪性有关。我们的罪性使我们喜欢唯我独尊︰最好事情是按照我自己的意愿发生,并且是要马上实现。这种想法涉及了两个方面,第一,我们喜欢身边的人或事都为自己服务,因为我们喜欢被尊重﹑被疼爱的感觉。第二,我们不喜欢等候,因为等候使我们不安,使我们觉得被忽略﹑被遗弃,使我们充满恐惧。
 
  然而,正是这种想法把我们带往痛苦的深渊︰当每个人都希望别人为自己服务的时候,结果就是更多的自私﹑竞争﹑伤害。当我们不愿等候的时候,就会破坏既有的秩序和规律,结果就是更多的撇弃﹑恐慌﹑混乱。因此,失望是人生在世必然经历﹑并且常常经历的情况。
 
  既然失望是常见的现实现象,我们如果没有勇气面对失望,就会误用不当的方法来处理它。
 
  其一,我们倾注更多的精力在愿望上,例如︰“无论如何,丈夫一定要回到我身边……我一定要加倍的小心谨慎,加倍的刻苦努力……”情形就像缘木求鱼,以为透过操控别人或自己可以改变客观的事实,结果这带来更深的失望,同时耗尽我们的精力,使我们最终没有力量对付问题,只剩下满脑子的胡思乱想,充满自卑和自怜;其二,我们把希望放在肉体的放纵上,藉以制造一种假像︰我们仍然能够控制现实。我们赌博﹑酗酒﹑吸毒﹑疯狂工作﹑沉溺网络……因为这些活动运作起来很容易,不需要额外的力气,就能给肉体带来短暂的满足,造成愿望成真的错觉;其三,我们躲在家里,足不出户,与别人断绝来往,放弃追求梦想。
 
  在消极的极端里,我们甚至让自己不再有任何的希望,那么,我们就不会失望了。我们陷入行尸走肉的困境里,觉得生命空虚没有意义,甚至死掉也无妨。
 
  忧郁是长时间专注于自己的愿望,不愿意面对客观现实而产生的,所以处理它需要外在的帮助,也需要时间,使忧郁者慢慢地一步一步从牛角尖里走出来,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。
在线咨询
预约挂号

本文地址: https://www.hzyya.com/yyz/112402.html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

上一篇:忧郁症的成因有哪些 下一篇:忧郁症的处理

最新文章>>

温馨提示

来院后进入一楼大厅,有导医接引,报上预约号(通过网络或者电话预约,医生会安排预约号)核对姓名后,导医迅速安排你就诊,无需排队!

您的位置:首页 > 心理疾病 > 忧郁症 >

忧郁者的心理是什么

温馨提示:为了节约您的手机流量,建议您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咨询
  当主观的愿望与现实的情况有落差时,往往令人沮丧,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忧郁。当我们种瓜而得不到瓜﹑勤奋苦读却名落孙山﹑埋头苦干却得不到赏识﹑辛苦经营家庭却遭第三者破坏﹑对孩子苦口婆心却换来叛逆的时候,心里很自然地产生失落﹑沮丧﹑愤怒的情绪,尤其是对于一些自我要求甚高的完美主义者来说,这些情绪就更强烈了。
 
  在情绪极低落的时候,我们甚至想︰将来我的希望也不可能实现了,未来是灰暗的,重新振作也没有用。这种想法使我们产生抱怨,使我们怪罪别人,或者怪罪自己,觉得“他们”或“我”要为这种绝望的处境负责。在表面上,最强烈的情绪是愤怒。我们憎恨别人,例如︰“如果那个医生医术高明的话,就能把我弟弟救活了……如果当初父母不逼我结婚的话,我今天不会这么痛苦……”但是憎恨别人,难以得到外界的认同,于是我们把愤怒压抑在心里,不表现出来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耗尽精力来抑制情绪,久而久之,便形成了身心的不适,引致失眠,或失去胃口,或精神不振。在另一个极端里,我们转而恨自己,例如︰“我真是太愚蠢了,这么简单的技术都掌握不了……如果我反应再快点儿,就能避免这桩意外……”
 
  我们觉得后悔﹑内疚,怪责自己把事情搞砸了,导致失败。久而久之,我们的自信﹑自我价值全失,同时觉得自己无力挽回现状,生存下去也没有意义,最后索性放弃,不再振作,甚至有自杀的念头。
 
  其实,在愤怒的下面,在自怨自艾的下面,有更深一层的感觉,是常常被忽略了的,那就是失望的痛苦。正如箴言所说︰“所盼望的迟延未得,令人心忧”,失望使心灵受到伤害。我们希望事情有完美的结果,希望别人爱我们,希望生命幸福快乐。然而,现实世界常常让我们失望,让我们看见残酷﹑冷漠﹑罪恶,这些是我们凭一己之力无法改变的。我们如果无法面对这个真相,无法承受现实带来的痛苦,就会想方设法来否认这个事实—我们会逃避,会放弃。
 
  这种逃避痛苦的心理反应,与我们的罪性有关。我们的罪性使我们喜欢唯我独尊︰最好事情是按照我自己的意愿发生,并且是要马上实现。这种想法涉及了两个方面,第一,我们喜欢身边的人或事都为自己服务,因为我们喜欢被尊重﹑被疼爱的感觉。第二,我们不喜欢等候,因为等候使我们不安,使我们觉得被忽略﹑被遗弃,使我们充满恐惧。
 
  然而,正是这种想法把我们带往痛苦的深渊︰当每个人都希望别人为自己服务的时候,结果就是更多的自私﹑竞争﹑伤害。当我们不愿等候的时候,就会破坏既有的秩序和规律,结果就是更多的撇弃﹑恐慌﹑混乱。因此,失望是人生在世必然经历﹑并且常常经历的情况。
 
  既然失望是常见的现实现象,我们如果没有勇气面对失望,就会误用不当的方法来处理它。
 
  其一,我们倾注更多的精力在愿望上,例如︰“无论如何,丈夫一定要回到我身边……我一定要加倍的小心谨慎,加倍的刻苦努力……”情形就像缘木求鱼,以为透过操控别人或自己可以改变客观的事实,结果这带来更深的失望,同时耗尽我们的精力,使我们最终没有力量对付问题,只剩下满脑子的胡思乱想,充满自卑和自怜;其二,我们把希望放在肉体的放纵上,藉以制造一种假像︰我们仍然能够控制现实。我们赌博﹑酗酒﹑吸毒﹑疯狂工作﹑沉溺网络……因为这些活动运作起来很容易,不需要额外的力气,就能给肉体带来短暂的满足,造成愿望成真的错觉;其三,我们躲在家里,足不出户,与别人断绝来往,放弃追求梦想。
 
  在消极的极端里,我们甚至让自己不再有任何的希望,那么,我们就不会失望了。我们陷入行尸走肉的困境里,觉得生命空虚没有意义,甚至死掉也无妨。
 
  忧郁是长时间专注于自己的愿望,不愿意面对客观现实而产生的,所以处理它需要外在的帮助,也需要时间,使忧郁者慢慢地一步一步从牛角尖里走出来,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