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类精神活动是有机的、协调的、统一的。从接受外界刺激,一直到做出反应,是一系列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活动。精神活动包括感觉、知觉、记忆、思维、情绪、注意、意志、智能、人格、意识等,其中任何一方面的变化均可表现为精神活动障碍,即精神活动的各个方面互不协调或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,均可表现为精神异常。最常见的精神活动障碍为焦虑、恐怖、幻觉、妄想、兴奋、抑郁、智力低下,品行障碍及不能适应社会环境等。
如何预防精神障碍?
精神障碍的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,通过消除或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来防止或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,属于最积极、最主动的预防措施。主要内容包括:
1、增进精神健康的保健工作,充分利用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和宣教,及正确的心理咨询服务,提高自我精神健康保健,是减少与各种应激因素有关的心理障碍发生的有效途径;
2、加强遗传咨询,防止近亲结婚,减少精神障碍发生率;
3、对一些具有易患精神障碍的“高危人群”,包括具有特殊心理素质者和从事高心理压力职业者,应采取特殊的心理干预措施,提供心理宣泄的途径,预防和减少精神障碍的出现;
4、相关机构定期进行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,为相关部门制订规划、进行决策,从宏观上预防精神障碍的发生提供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