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虑情绪是我们生活中都会有的,但若是过度焦虑就会引发心理疾病,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治疗,就会演变成焦虑症,这种疾病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。焦虑症有称为焦虑神经症,是神经症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,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,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。
焦虑症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,首先是遗传,有研究表现,焦虑症可能于遗传有某种关联。还有社会环境因素,例如,我们居住的城市过于密集,人口过多,导致工作压力过大,过度紧张。还有可能出现应激事件,心理上的压力得不到有效的释放,导致焦虑症。焦虑症在女性影响中更大,因为女性对各种感官刺激非常敏感。
焦虑症的表现
一 广泛性焦虑
(1)情绪表现,患者经常出现于现实环境不符的过分担心,紧张害怕,这种紧张害怕经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,患者常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紧张不安,恐惧害怕的环境里。
(2)植物神经表现,头晕、胸闷、心慌、呼吸急促、口干、尿频、尿急、出汗、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。
(3)运动性症状坐立不安,坐卧不宁,烦躁,很难静下心来。
二 急性焦虑
(1)濒死感或失控感 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,患者几乎跟正常人一样。而一旦发作时(有的有特定触发情境,如封闭空间等),患者突然出现极度恐惧的心理,体验到濒死感或失控感。
(2)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同时出现 如胸闷、心慌、呼吸困难、出汗、全身发抖等。
焦虑症一般发作开始十分突然,发作时意识清楚。
焦虑症的治疗
医生一般会根据患者自身的病情,身体状况,经济情况等综合考虑,进行药物和心理治疗。
一般药物治疗可以在短期内控制患者的情绪,但是需要长期坚持服用。需要注意的是,一定要遵循医嘱,切忌不要自行的增加药量或停止用药。心理治疗是指临床医师通过言语或非言语沟通,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,应用有关心理学和医学的专业知识,引导和帮助患者改变行为习惯、认知应对方式等。药物治疗是治标,心理治疗是治本,两者缺一不可。